配资炒股的风险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,在位长达41年,诸葛亮临终才发现他的城府很深

前言配资炒股的风险

在历史上,蜀国的末代皇帝刘禅,经常被人称作是“扶不起的阿斗”,只因为他是个庸主。

但实际上,刘禅能够在位41年,也是不简单的,就连诸葛亮也是在临终前,心里才明白原来刘禅是个帝王的材料,其城府之深,诸葛亮都不曾得见。

为何诸葛亮会这么认为,真实的刘禅到底是怎样的人?

蜀国末代皇帝刘禅

刘禅,是刘备之子,出生在纷乱的战火中,多次遭遇劫难,幸亏有将军赵云拼死护住,可以说没有赵云,刘禅绝不会安然无恙。

223年,刘备身死,其子刘禅继承帝位,那时候他才17岁,刘备临终前,除了留下一份遗诏之外,还特意叮嘱刘禅: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”

明眼人都看得出,刘备对丞相诸葛亮的信任,在临死前,都要告诫刘禅要与诸葛亮有商有量。

毕竟刘禅初登皇位的时候,蜀汉正是内外交困的时候,外部,是和盟友东吴成了势如水火的仇人,而早就对蜀汉虎视眈眈的魏国也想趁机攻占蜀汉。

内部,则是原来的大将元老都在夷陵一战中所剩无几,再加上蜀汉国南边的各个郡县先后叛乱。

在这种内有叛乱,外有强敌的情况下,刘禅能够依仗的只有丞相诸葛亮。

多年来,重臣和少主能够和睦相处的少之又少,偏偏诸葛亮不仅是一个不二人才,还有一道先帝的旨意在身。

当初,刘备的临终前,叫来了诸葛亮,看着诸葛亮说:“要是嗣子可以辅佐,你就帮他;要是他没有那个才干,你也可以自取皇位。”

刘禅心知肚明,他现在必须按照先帝为他铺好的路走,而诸葛亮也是自己必须要重用的大臣,尽管刘备死后,诸葛亮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。

诸葛亮自然也知道少主重臣的规律,为了不让刘禅为难,他在朝中辅佐刘禅几年后,便自请北伐,去了汉中。

幸运的是,刘禅读懂了诸葛亮的弦外之音,尽管此时并不是北伐的最佳时机,刘禅还是支持了诸葛亮。

诸葛亮北伐之后,刘禅就秉持一个原则:“要啥给啥,从无不满”,但诸葛亮死后,刘禅就立刻停止了北伐,可见当初刘禅的心思是一直反对北伐的。

扶不起的阿斗?

后来,诸葛亮病重,刘禅派人前去探望,最开始的时候,派去的人只是在问候诸葛亮的病情,没想到话锋一转,竟问到了朝政大事上。

诸葛亮虽有不解,但还是一一作答,直到来人问出在他百年之后,有谁能够出来担当大任,治理朝政?

诸葛亮心下一惊,这可不是简单的朝政问题了,曾经的少主如今也长大了,懂得试探了。

随后,诸葛亮便说了几个人名,但都没有诸葛家的人,诸葛亮明白蜀汉终究还是刘家的天下,而刘禅也终究是坐在帝位上的那个人。

这也应了当初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说的那番话:“智量甚大,增修过于所望”,这是诸葛亮在夸赞刘禅聪明过人,刘备大喜过望,因为他相信诸葛亮没有阿谀奉承自己的理由。

或许,当初刘禅继位后,仍旧奉丞相诸葛亮为心腹,也是在刘禅的计算中,而诸葛亮也终于在临终前明白刘禅并非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。

当诸葛亮死后,刘禅十分悲痛,他为诸葛亮着素服三日,古往今来,一个皇帝能够为大臣做到如此份上,可见诸葛亮在刘禅心中的地位。

但是,手底下的大臣却不这么想,当时有一个叫李邈的官员,他上书刘禅,说诸葛亮事势大权重,如今去世了,全族得以保全,也不用大办诸葛亮的丧事。

这就是明着说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了,刘禅知晓后大怒,将李邈斩首示众,以此警戒众人。

刘禅知道,诸葛亮虽然生前专权,但他为蜀汉做的利大于弊,毫无私心,如今人都没了,还计较身前事,倒是显得他这一代帝王没有容人之量了。

如今为诸葛亮大办丧事,不仅全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一番敬佩之心,也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胸怀,刘禅何乐而不为?

至于说,刘禅是“扶不起的阿斗”,有人认为,只不过是因为当时诸葛亮权重,显得刘禅这个皇帝没有什么才能罢了。

后来,刘禅真正掌握大权后,立即推行了自己思虑已久的治国方略,也细分了权力任命,打破了原来蜀汉的政治格局。

从此,蜀汉没有出现过一个奸臣,也没有出现过“事无巨细皆决与丞相”的局面,刘禅紧紧的将大权握在自己手中。

刘禅的智量

可以说,在刘禅在位期间,蜀汉对他的评价无一例外都是“仁厚”。

想当初,刘禅因为黄皓的调拨,对鲁王刘永生了嫌隙,但是也只是十几年没有见他,不像其他皇帝,对亲族或杀或贬,反而是保留他的王位和富贵。

在治国上,刘禅也是颇有自己的一套,他一上任便废除了丞相制度,只因为诸葛亮生前专权太甚,以至于皇权都受到挑战。

所以,刘禅费丞相而改立大司马和大将军,两个人权力互相牵制,分管不同的责任,但又各有侧重。

比如说大司马蒋琬,主要就是统管政务,兼管军事;而大将军费祎主管军事,兼管政务,这样就能够良好运行,避免权力都放在一个人身上。

后来蒋琬死后,刘禅又亲自掌管国家事务,把控大权十几年,刘禅能够做到如此地步,可见此人并非是一个庸主。

其次,便是停止北伐,还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,合力攻打魏国,如果还像当初诸葛亮那样,以弱小之躯去攻打强大的魏国,实在是劳命伤财。

这些都是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做的,可见,之前的刘禅,遵从诸葛亮的建议,大概率是韬光养晦,毕竟和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对着干,吃亏的只能是自己。

结语

而当初,蜀国衰败后,刘禅让出帝位,还在司马昭面前表现得像个“没心肝”的人,解除了司马昭对自己的戒备心,才成功活了下去。

总之,刘禅能够在诸葛亮去世后,仍旧在皇位上待了几十年,其中的原因不乏是因为他有真本事,要不然早就被那些有二心的人推下去了。

或许,这也是刘禅的智慧所在,尽管被后世人看作是“庸才”.....

参考资料:刘禅真的是“扶不起的阿斗”吗?--史海钩沉

论刘禅是陪衬蜀汉英雄群体的绿叶--王珍

刘禅与诸葛亮---光明网配资炒股的风险





Powered by 股票配资门户网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_线上股票配资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