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配资杠杆 1423年,朱棣生了场大病。三子朱高燧趁无人注意,偷偷将一包毒药撒进

1423年,朱棣生了场大病。三子朱高燧趁无人注意,偷偷将一包毒药撒进父亲碗中期货配资杠杆,随后邪魅一笑。可突然,几个侍卫破门而入,“唰唰唰”好几把冰凉的大刀一下子架在了他的脖子上。

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。

他长相与徐皇后颇为相似,深得父亲宠爱。

他年仅十六岁时未能参与靖难之役,陪伴母亲留在北平。

永乐二年,朱高燧被封为赵王,藩地位于彰德府。

然而,朱高燧并未如一般藩王一样前往自己的封地,因靖难之役使得北平的重要性愈发凸显,成祖决定将明朝的国都迁至北平。

成祖派朱高燧前往北京主持政务。

在迁都之前,朱高燧便开始在北平积累权力。

成祖的心思非常复杂,他对太子朱高炽的管理能力有所疑虑,更倾向于让朱高燧在北平掌控实权。

虽然官方上朱高燧并未完全取代太子的地位,但实际上,他已经承担起了大部分的政务。

这一安排让朱高燧成为了明朝最具实权的王子之一。

朱高燧渐渐开始放肆行事。

初期由于父亲的庇护,他的种种不法行为未受到严格制裁。

他与同样有着野心的二哥朱高煦结盟,两人暗中勾结,密谋削弱太子。

他们成功地在一段时间内使得太子朱高炽陷入困境。

渐渐地,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引起了成祖的强烈反感。

成祖一直提倡父子和谐、家族团结。

而朱高煦自比为唐代的李世民,这一行为同样惹怒了成祖。

永乐七年,成祖发现了朱高燧的一些不法行为。

朱高燧被召回京师,遭到严厉审讯,并一度被剥夺了亲王的冠服。

最终在太子的求情下得以保全性命。

朱高燧和朱高煦的关系逐渐破裂。

永乐十四年,成祖再次以朱高煦的不法行为为借口将其囚禁,并准备废除其为庶人。

尽管朱高煦最终得以减刑,但他的一些亲信却被处死。

到了永乐十九年,随着成祖迁都北京,朱高燧彻底失去了在北平的实际控制权。

为了扭转局势,朱高燧开始与一些有同样想法的人勾结。

他们密谋制造伪诏,在成祖去世后废除太子、立朱高燧为帝。

成祖重病期间,亲信们曾计划毒死成祖。

若这一计划得以实施,太子朱高炽的生命便岌岌可危,甚至连朱高煦也无法幸免。

在那个年代,弑君并不需要庞大的力量,身边的侍卫便足以完成。

成祖一旦暴死,朱高燧只需迅速采取行动。

然而,这一谋反计划并未得以实施,计划暴露后,朱高燧被召至京师面对质询。

然而,成祖对“骨肉相残”的罪行格外敏感,而朱高燧的兄长朱高炽则力求为朱高燧求情。

最终,在父兄的帮助下,朱高燧没有被严惩。

之后,仁宗朱高炽继位,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即驾崩。

朱高煦开始策划新的叛乱,联合朱高燧参与。

然而,这次朱高燧并未立即响应。

赵藩长史胡永兴劝说朱高燧远离叛乱。

最终,胡永兴采取了手段,截杀了朱高煦的信使,并销毁了所有与叛乱相关的文件。

朱高燧未能察觉,直到宣宗亲自发动了对朱高煦的军事打击。

最终,朱高煦被成功剿灭。

尽管朱高燧没有直接参与叛乱,朝廷内仍有官员建议在宣宗凯旋归朝时顺道将朱高燧捉拿。

然而,这一提议并未被采纳。

与此同时,朱高照在被俘后出卖了朱高燧,承认自己曾与其有过密切联系。

尽管如此,在宣宗的处理下,朱高燧被要求收回王府护卫。

由于他的“明理”表现,宣宗对他放宽了惩罚。

直到宣德年间,朱高燧再次被牵扯进周藩的谋逆案件中,但宣宗亲自主持了审判,最终证明朱高燧清白。

1427年,他的生活轨迹逐渐变得寡淡,选择了在彰德府静养。

年事渐高,朱高燧在政治上的立场也趋于低调。

两任仁宗和宣宗的皇帝都曾给予他相当的礼遇。

特别是在高煦之乱后,他的态度变得更加谦和,不再追求权力的扩张。

朱高燧的后代并不多,只有三个儿子。

长子朱瞻坺生于1411年,次子朱瞻塙生于1412年,另有一位未命名的三子,出生后夭折。

长子朱瞻坺在1427年早逝,年仅16岁,未能留有后代。

继朱高燧去世后,次子朱瞻塙继承了赵王之位,成为安阳王。

参考文献:[1]沈思詠.跨心理学科的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实践研究——以“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”一课为例[J].现代教学期货配资杠杆,2025(1):152-154





Powered by 股票配资门户网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_线上股票配资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